|
|
铝板专栏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铝板专栏 / 钢贸商年末低抛:烫手的山芋? |
钢贸商年末低抛:烫手的山芋? |
双击自动滚屏 |
发布者:重庆鑫中贸 发布时间:2011/12/7 阅读:1838次 【字体:大 中 小】 |
资金的压力再次将贸易商推上了两难的境地。 临近岁末,贸易商的还款压力剧增。为了及时偿还银行贷款,部分贸易商选择了低价抛货。但与往年不同的是,面对低价资源,一些资金相对宽松的贸易商此时也变得谨慎起来,囤货意愿不强。 低价抛货没人接手 魏建锋是一位在上海大柏树钢贸圈摸爬滚打多年的钢贸老板,对于每年年底为了进行资金回笼而降价出货已应对自如,而今年的情况却让他感到有些为难。他告诉记者:“今年资金面趋紧,所以年底的低价抛售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了解,相比往年来说,今年年底低价抛货对钢贸商的意义更大。“今年整个行业发展都不是很好,银行对钢贸行业的信心也大幅削弱。马上年底了,银行加紧了贷款的回收。”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 也有钢贸商直言,低价出货,甚至赔钱也要出货,目的是保住在银行方面好不容易才形成的信誉,以便将来行情变好时“再借不难”。 据调查,往年这样的年尾低抛,对于那些资金雄厚的钢贸企业来说是抢手的“香饽饽”。 有钢贸商告诉记者:“在一个相对较低的价位补充库存,等到来年行情变好时再转手出去,也是一笔可观的利润。” 魏建峰告诉记者:“往年我们抛售剩余的库存时,因为相对便宜,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钢贸商也愿意接手。”而今年,钢贸商低价抛售的情况却不乐观。“这两天,我们打了很多电话,跑了很多公司,甚至把价格放到了最低,但目前还是没有公司愿意接手。”魏建峰说。 这样的情况并非只有魏建峰一家。据记者调查,很多钢贸公司都急于将剩余的库存抛售,上海月洋钢铁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林亮告诉本报记者,某钢贸公司近期就转手低价货与他们公司进行了联系。 还有不少钢贸商都感慨道:“今年年底,不知又有多少钢贸商因还不起银行贷款而信用受损了。” 形势不明求稳为主 往年受追捧的“香饽饽”,为何今年却变成“烫手的山芋”? 林亮表示,现在都不敢接手低价货,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他告诉记者,往年的行情比现在好,信心也足,对于资金充足的公司来说,看准了机会就出手进一批低价货,这种操作方式很常见。而目前的行情让人看不到希望,在可预见的未来,情况也改变不了多少,虽然货很便宜,但很有可能砸在手里,“明知道去赌一把会输,谁还会去赌啊!”“以前我们看价格合适就从市场上进一些货,对库存作补充,但现在时机不对。”他向记者补充道,“马上就要过年了,在今年的行情下,虽说没什么赚头,但终归还是有得赚,如果这时候冒险出手,万一赔了的话,这一年就真白干了。” 据林亮介绍,目前月洋公司的库存在前段时间已经消耗得差不多,现在就是跟着市场走,根据需要随时订货,“只求顺利过年”。 这种求稳的心态不止月洋一家,上海博顺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也同样采取以稳取胜的策略。 该公司副总经理杨志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资金紧张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难题,国家的货币政策趋紧,市场行情也很不给力,没有人敢涉险在年底囤货。 他还表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等明年看看国家出台什么政策,资金方面是不是有所松动,到时候大方向定了,再出手也不迟。” 目前,钢贸行业的微利局面以及资金面整体紧张,使得钢贸公司对资金的运用都比较谨慎。 隐忍蛰伏等待时机 无论是年尾低价抛货还是不敢接手,都反映了钢贸商对后市不看好的心态。今年,货币政策偏紧,下游需求端疲软,行情不温不火,周期变长,使得整个行业都处在低迷状态。上海盖群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东勇告诉本报记者:“现在最好的经营策略就是休息,养精蓄锐,保持实力,等来年有行情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把机会抓住。再有,把自己的心态搞好,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心态搞坏了,生意自然也做不好。” 对此,行业资深研究员黄世益表示同意:“钢贸商目前最重要的是‘捂紧口袋里的钱’,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到行情变好时再出手。”(现代物流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