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8月份,螺纹钢期货市场经历了比较大的一轮上涨行情,涨幅和持续的时间都比较罕见。从6月初到高点,期螺价格价格涨了45%。随后期螺价格在9月份出现回落。此次国庆节假期期间,现货价格与库存双双回升,未来走势有人看多,也有人看空。要分析判断未来的行情,让我们先对今年以来的市场做一个回顾和梳理。
上半年:
驱动力不同导致期现货市场走势分化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钢材现货和期货的价格驱动力是有区别的。笔者认为,期货的驱动力来自预期,现货的驱动力来自现实市场情况。螺纹钢期货作为商品市场资金沉淀最多的品种,上半年走势受宏观和预期影响较大。受到宏观预期较差、市场对环保的低估和对下半年新增产能高估的影响,3月~5月份,钢材期价整体弱势波动。与此同时,螺纹钢现货市场表现却并不疲弱,在期螺价格节节回落的同时,螺纹钢现货在部分区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地条钢”出清的影响全部集中在长材特别是螺纹钢方面,导致了上半年螺纹钢现货市场强于其他钢材品种特别是板材市场的情况。
期货、现货的驱动因素不同使得两者上半年的走势出现分化,螺纹钢期货价格从3月15日的3574元/吨到6月6日的2926元/吨,下跌了648元/吨。与之相比,螺纹钢现货价格同期从3790元/吨跌至3610元/吨,只下跌了180元/吨。这使得6月份螺纹钢的基差,乃至整个黑色系的基差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背离。而从钢材的毛利润指标来看,现货市场一直维持在每吨近千元的水平,期货的贴水使得期货利润不及现货。
6月份以后,期货市场上的悲观预期得到修正。螺纹钢期货价格出现了第一波基差修复式上涨,走势十分流畅。
宏观上来看,美国加息“落地”,原油价格在6月份探出新低后开始企稳回升,加上国内连续好转的经济指标、股票市场的企稳,使得市场认为此前对宏观的悲观预期可能是过度强化了,长期基差偏离可能不可持续。
预期的扭转使得期货出现了第一波的补涨行情。期螺价格从6月6日的低点涨至7月中旬,期螺价格从2900元/吨涨至3600元/吨,涨幅700元/吨。与此同时,上海螺纹钢现货价格仅上涨了90元/吨。基差收复至合理水平。
这一波上涨,应该是对此前悲观预期的修正,但是,随着价格的上涨,市场预期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看多的人士开始多了起来。
第三季度:
环保限产形成供需“双杀”
7月中旬至9月初,螺纹钢期货价格出现了第二波预期主导的上涨,走势跌宕起伏。7月中旬以后,市场开始关注“2+26”城市采暖季限产政策,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环保限产会加剧已存在的供需矛盾。宏观面数据继续向好,新周期的言论不绝于耳,期货市场预期继续向好。
而现货上,虽然钢材库存开始出现回升,但是淡季需求尚可,现货价格在期货的带领下出现联动上涨。虽然高利润刺激了一部分高炉的复产,但是复产的量未对市场产生冲击。同时,钢材出口虽然剧烈下滑,但在库存相对低位的背景下,未能对现货市场产生较大压力。
9月份以后,期螺价格开始回落,而且速度不慢,整个9月份的下跌幅度几乎吞没了8月份的上涨幅度。8月中旬粗钢产量达历史新高,同时社会库存和钢厂库存持续增加,说明产量已经可以和需求匹配。而9月份,虽然螺纹钢的需求环比仍在增长,但总体仍然乏力。
从预期来看,市场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虽然挖掘机产量等数据仍然较好,但是房地产市场销量在下降,基建预期也开始回落。更重要的是,环保检查从上游也蔓延至下游。环保政策更偏向整治污染处理不力的小企业和无力更新设备、利润偏低的企业,反而对钢材的下游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外,采暖季限产的地区也对工地开工做出了限制。供需“双杀”,预期走弱,使得钢价没能保持在高位。
国庆节长假期间,市场是比较乐观的。首先,钢坯在长假期间上涨了130元/吨;其次,各地螺纹钢现货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宏观上,央行对普惠金融的降准降低了市场对资金紧张的预期。但在国庆节长假期间,螺纹钢和热轧卷板的库存都出现大增,而且增幅为近5年最大。
笔者认为,采暖季限产还未真正体现在供应上,在市场出现供不应求之前,还不能真正评估环保限产对钢市的利多作用。国庆节假期的钢材价格上涨更多是博弈不充分状态下的个别性行为。从供需的角度来说,钢厂的生产积极性高涨,而下游对钢材的消化能力有限,未来价格可能还会下跌。从预期的角度来说,生产紧缺因素已经被炒作过了,没有新的积极因素,预期的悲观也难以扭转。
|